CRM不只是通訊錄,是讓顧客回來的引擎!你需要這樣用它

CRM不只是通訊錄,是讓顧客回來的引擎!你需要這樣用它

CRM不只是通訊錄,是讓顧客回來的引擎!你需要這樣用它


你可能有用 CRM,也可能還沒開始。但很多人一提到 CRM,第一反應是:

「啊~就是拿來記錄客戶資料的系統嘛。」
「就是輸入電話、email、備註,偶爾看看。」
「我們有裝,但好像沒什麼在用。」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你就大大低估了 CRM 的威力。

其實,CRM 是你整套行銷流程的中樞神經,是把名單變現的操作台。
它不是 Excel 升級版,而是讓「人來了之後,不只買一次,還願意再來、推薦朋友」的背後推手。

目錄

CRM 的真正功能不是「記住人」,而是「主動接觸人」

當顧客來過你的網站、留下聯絡方式、買過東西,你的目標就不該只是「感謝光臨」,而是:

這個人,我怎麼讓他變熟、變忠誠、變推薦者?

這就要靠 CRM 三大功能幫你做到:

1. 客戶資料統整

將每位顧客的基本資料、來源、互動紀錄、購買紀錄一站式整合。

2. 貼標分類(Tagging)

替不同的顧客加上行為標籤、興趣標籤、來源標籤,幫助後續精準溝通。

3. 客戶分群(Segmentation)

依據標籤與資料自動分類成不同族群,搭配對應的自動化行銷腳本或內容推播。

為什麼 CRM 是整套行銷流程的「中控台」?

我們回頭看第一篇提到的【流量循環腳本】,你會發現這個流程在某個階段會「接手」到 CRM:

吸引流量 → 到達頁面 → 留下名單 → CRM 接手貼標 → 自動化追蹤與再行銷 → 成交 / 回購 / 推薦

也就是說,CRM 是從「人變成資料」後,開始再行銷、養熟、回購的起點。
沒有 CRM,你就只能憑印象回覆客戶、手動寄信、憑直覺打廣告。
有了 CRM,你就可以自動分眾、自動寄信、自動提醒,真正進入自動化經營階段。

如果你只把 CRM 當「通訊錄」,你會錯過什麼?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錯過的機會:

  • 沒有貼標 → 你不知道誰來自廣告、誰來自社群、誰來自SEO 
  • 沒有分群 → 所有名單都收一樣的信,開信率逐漸下降
  • 沒有自動化流程 → 員工要花時間手動追問進度、報價、確認資訊
  • 沒有數據追蹤 → 無法知道哪一類客戶成交率高、誰容易流失

這就像你請了一個很貴的業務系統,結果天天只拿來記名字而已,真的太可惜了!

實際操作建議:你該怎麼開始用對CRM?

1.定義好你要「認識客戶」的維度

建議以下常用欄位:

  • 姓名 / 信箱 / 電話

  • 來源(廣告、SEO、LINE、展場…)

  • 行為(是否曾填表、看過哪些頁面)

  • 購買狀態(未成交、已成交、回購中)

 

重點不是資料多,而是資料有用。

2.建立一套貼標邏輯

  • 有點擊某頁 → 加上標籤「對產品A有興趣」

  • 有下載報價單 → 加上標籤「高意圖」

  • 加入LINE好友 → 加上標籤「可推播」

  • 購買兩次以上 → 加上標籤「老客戶」

 

這些標籤會成為你後續再行銷的條件依據。

3. 分群設計範例(Segmentation)

Table HeaderTable Header
Table DataTable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