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Google 搜尋又悄悄更新了一項功能,如果你有在關注 SEO 或經營內容網站,這件事你一定不能錯過!
Google 正式宣布:
AI Overviews(生成式摘要)中的文字,現在會自動變成內部超連結,點下去會再打開一個新的 Google 搜尋頁面。
也就是說,當你問 ChatGPT-like 的 AI 搜尋框問題時,Google 回答你的同時,還會「偷偷引導你點進更多的搜尋結果」。
這樣的變化,對搜尋體驗來說可能是「更方便」,但對網站經營者來說,卻可能是一場流量分流的開始。
目錄
這次更新到底改了什麼?
我們先來還原一下這次的重點:
1. Google AI Overviews 現在會出現「內部連結」
以前,AI 給你回答是一段文字,旁邊可能有幾個外部網站的連結參考。
現在,在文字段落中,Google 自己加了底線文字(內部超連結),點進去會自動再搜尋那個詞的相關內容。
這些連結目前導向的是新的 Google 搜尋結果頁面,不是直接跳到外部網站。
2. 外部連結還在,但位置變邊邊
Google 表示外部連結仍然保留,通常會放在 AI Overview 的側邊或底部,有點像參考資料。
但使用者視覺焦點已經被中間的內部連結吸走,再加上點了連結還是留在 Google 裡,這對網站經營者來說是流量競爭力下降的預兆。
那這會怎麼影響 SEO 呢?
雖然目前 Google 沒有正式更改排名邏輯,但這個設計,對「依賴自然搜尋流量的網站」會產生幾個潛在影響:
1. 搜尋點擊率下降(CTR Drop)
原本使用者搜尋一個問題,看了你的標題覺得不錯就點進來了。
現在 AI 直接幫他總結重點,再把他導去 Google 的其他搜尋頁面,你的結果就變成「參考用,但不點了」。
這會直接影響你在 Search Console 上看到的點擊率(CTR)。
2. 品牌曝光弱化,Google 自己變中介者
過去大家強調「內容為王」,但現在 AI 會把你的內容「精簡成一段話」顯示出來,甚至不見得附來源。
也就是說,就算你寫得再好,可能也只是被當成 AI 學習資料的一部分,而不是被「點擊、認識、轉換」的一站。
3. 內容策略將走向「更有深度與差異化」才有效
淺談型文章、快速整理型文章會越來越容易被 AI 摘要取代。
只有真正有觀點、有原創經驗、有數據佐證、有專業深度的內容,才比較有機會被保留下來作為 AI 回答的參考來源,甚至被列為推薦連結。
身為網站經營者、行銷人或內容創作者,該怎麼應對?
這裡提供三個方向:
1. 建立「有品牌感」的內容格式
如果你還在寫「2024 SEO 趨勢分析」這種標題,那你已經跟數百篇文章撞在一起。
改成:「我們幫3家台灣企業調整SEO內容策略後發現的3個關鍵趨勢」
這種內容不只 AI 難模仿,使用者也會更願意點進來。
2. 提升內容的結構化與可讀性(同時對人與AI友善)
-
加入 FAQ、表格、清單、圖片輔助
-
使用明確小標與段落
-
做好 Schema 結構化資料(幫助搜尋引擎讀懂你的內容邏輯)
3. 重新思考「SEO以外的流量來源」
未來 SEO 不會失效,但只靠它不夠了。你應該同時:
-
導入 CRM
-
強化 LINE / 社群訂閱關係
-
培養品牌搜尋(品牌名稱+服務項目)的能見度
-
用互動內容(小工具、計算機、PDF下載)讓使用者主動留資料
小結:Google 幫使用者更快找答案,但你必須更快「留住人」
AI 讓搜尋變聰明,也變得更封閉。Google 想把你留在它的世界裡。
如果你想要站在這個生態系中仍然被看見,就不能再只想著「搶排名」,而是要經營使用者體驗、建立內容權威與品牌信任。
內容不只是寫給 Google 的,更是為了讓人願意信任你、跟你互動、記得你。
如果你對於你想改善你的流量,但卻又不知道從何著手,歡迎找我們聊聊,也許能為你找到不同的想法!